

由于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持续担忧,大多数亚洲货币周五下跌,而在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消费者通胀如预期增长后,美元走强。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也给当地货币带来压力,而对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的预期使美元保持强劲。
周四的数据显示,美国7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通胀环比增长符合预期。尽管这一数据刺激了美联储将在 9 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押注,但市场也下调了今年降息的预期,预计利率将维持在 22 年来的高位。
这给大多数风险驱动型资产带来压力,在美国利率前景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买入亚洲货币仍持谨慎态度。
日元是受创最严重的货币之一,在隔夜交易中跌至一个月低点,并于周五稳定在关键的 145 水平附近。但该国市场假期导致交易量有限。
对利率敏感的韩元下跌0.4%,新加坡元在新加坡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后小幅下跌。
澳元是当天为数不多的上涨货币之一,上涨 0.2%,原因是储备银行行长 Philip Lowe 警告称,粘性通胀可能会导致央行进一步加息。
本周发布的通胀和贸易数据令人沮丧,以及对房地产市场崩溃的担忧加剧,对中国的新担忧也打击了亚洲市场的情绪。
中国房地产担忧削弱市场情绪,但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人民币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控股(HK: 2007)警告称,由于该行业的状况不断恶化,2023年上半年将出现巨额亏损。
该开发商还表示,它错过了一些美元债券的支付,媒体报道称该公司正在寻求债务重组。
鉴于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的关键增长引擎,高调的违约对中国本已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预兆,并且可能进一步损害正在放缓的经济复苏。
但在中国人民银行 (PBOC) 本周一系列强劲的中间价调整的推动下,人民币周五上涨 0.2%。人们还看到该银行出售美元以支持人民币。
印度卢比在印度央行鹰派后走强,消费者物价指数成为焦点
印度卢比也是当天少数几个异常值之一,在印度储备银行(RBI)保持利率稳定,但表示将采取更多政策紧缩以抑制高通胀后,该卢比上涨了 0.2%。
印度储备银行警告称, 7 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通胀可能大幅增长,周五晚些时候将公布该指标的读数。
尽管印度央行表示通胀回升可能是暂时的,但它随时准备推出更多紧缩政策以抑制粘性通胀。